生产力内部矛盾性的对立统一

作者:解庆凯  更新时间:2025-10-05 23:54:53  来源:需要论 公众号  责任编辑:复兴网

  生产力内部的矛盾性,有两个方面:一是生产物质资料时所使用的工具;二是使用生产工具来生产物质资料的人。生产力这内部矛盾,对立统一性的运动,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变化的根据。我们认识这生产力内部矛盾对立统一性的运动,有助我们认识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生产力也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生产力内部有什么矛盾呢?生产工具和使用生产工具的人,就是生产力的内部矛盾,这种矛盾的对立统一运动,构成了生产力发展变化的根据。我们认识生产力,就是要首先认识生产力的内部矛盾法则。

  生产工具和使用生产工具的人,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那么,矛盾的双方都有什么特殊性呢?首先是矛盾双方的属性不同,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工具则是被人使用的物质客体。人和工具主客体存在统一性或同一性,彼此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中的矛盾是多方面的。但是,在多方面矛盾中,人和工具是主要矛盾。我们抓住有了这主要矛盾,还要区分出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主要矛盾方面确定错了,我们对生产力的认识,就会出大问题。

  人和工具的矛盾,那一方是主要矛盾方面呢?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选项,无产阶级的选项是:人是生产力内部的主要矛盾方面,因为生产工具是由劳动者来使用的。所以,人是生产力中的决定因素,是规定、影响其它矛盾方面的决定因素。这是科学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有利于无产阶级利益必然的选项。

  人和工具的矛盾,资产阶级对主要矛盾方面的选项,就不同无产阶级了。剥削阶级出于对劳动者剥削的需要,历来都不承认劳动者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剥削阶级对劳动者是生产力中主要矛盾方面的否定,其要害是:人类的反动。

  剥削阶级否定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决定因素,就是否定了劳动者和劳动工具的区别,否定了劳动者是人的属性,劳动者只是供剥削阶级任意剥削和使用的智能工具。这种将人不当人的反动,还不是人类的反动吗?这种人类的反动,不是现在才有的新货色,而是伴随剥削阶级始终的存在。

  剥削阶级是从奴隶社会开始存在,将劳动者不当人的人类反动,也同时随剥削阶级的存在而存在了。当今世界剥削阶级依然存在着,将人不当人的人类反动也依然存在着,尤其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里,这种存在更甚。

  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方式的革命,劳动手段,以机器为特征的科学技术,似乎可以超越人类成为生产力的始点或出发点了。借此,资产阶级和这个阶级的知识界所谓“社会精英”,认为可以做人上人的时代来了,可以主宰这个世界了,再也不用和工农打成一片、下基层锻炼干活了,在他们眼里,老百姓不是人,只是被他们支配的工具。

  资产阶级鼓吹科学技术第一,把劳动人民视为可支配的工具,这还只是初步的反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出现,劳动者是资产阶级的工具也排不上用场了,更多的人,被机器人代替了;接着,机器人也排不上用场了,无人又代替了机器人。这样,一波一波的下岗潮,不仅波及到劳动者,也波及到了机器人。于是,有无人驾驶、无人超市、无人餐厅、无人旅馆、无人医院、无人飞机、无人学校,就此逻辑推理下去,没准还会有无人公检法、无人党政军,科学技术生产力的“万能”,也不用反腐了,贪官也消失了。显然,这逻辑推理是不成立的,是荒谬的,因为推理的前提错了。科学技术或工具,只是生产力内部矛盾一个矛盾方面,并且是受生产力主要矛盾方面规定、影响的次要矛盾方面。

  如果依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的、万能的,一旦有坏人给机器人输入杀人越货的程序,那么,人类就遭毁灭了。所以科学技术、机器人的发展,还得在人的计划、控制之下。解决这个矛盾、拯救人类的唯一办法,只能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坚持劳动者是生产力中决定性的因素、人是第一要素的理念,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人民当家做主,就能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相反,以科学技术和生产工具是生产力中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要素的话,就是对生产力内部矛盾、人和工具对立统一的破坏、就是对剥削阶级私有制的维护,就是将劳动者不当人,把劳动者沦为被剥削的对象或工具,就是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和破坏。

  综上所述,生产力内部的矛盾法则,是对立统一;人和工具是生产力内部的主要矛盾,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人是主要矛盾方面;工具或科学技术是次要矛盾方面。然而,这情形不是固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可以互相转化,这种转化常伴随阶级斗争的较量。当人是主要矛盾方面,规定、影响其它矛盾时,会促进生产力发展;当工具或科学技术取得主要矛盾方面时,将导致人类灾难。归根结底,只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能快速发展生产力、解放全人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