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福建龙岩中院一审对胡强公开宣判了有期徒刑13年,罚款300万。原因是能想象的,利用手里的权力,给他人提供便利,受贿6517万。
至于胡强的其他问题,报道里没写,反而提了这样一句话,“鉴于胡强有重大立功表现……可对其从轻处罚”。
这个从轻处罚,就是有期徒刑13年。
其实胡强是在去年被中纪委关注到,然后开始带走调查,而周公子把舆论搅得天翻地覆的事情,早已是3年前了。
说胡强,大家可能既不知道,也无兴趣。但世人不知胡副省长,岂能不知大名鼎鼎的周公子。当初那1200块钱一条外界还买不到的烟从胡副省长手里递过来的时候,二八青年周劼,瞬间变成16岁小姑娘心脏砰砰乱跳的滑稽画面,历历在目。
因此,为什么当初胡强副省长给周劼周公子递烟后,没有查出他的这些问题呢?反而是给了这样一种态度,查无此事,系吹牛逼!
“周劼只是出于个人炫耀,不存在某省级领导给他递香烟的事情。”
你看,多么的谨慎,连名字都省略不提!
可惜,纸终究没能包住火。现在,人们是信周劼,还是信当时某些官方部门的狡辩,已不言而喻。甚至一损俱损,恐怕当时周公子朋友圈里那根线上提到的所有人,没几个是干净的,不然他们也凑不到一块儿去。 
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既然胡副省长的问题如此严重,那为什么他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甚至或多或少受到“调查”后,能轻而易举的脱身呢?
答案非常简单,对于一些级别比较高的官员,就算普通人注意到了他的问题,也毫无办法。他随便找地方宣传部门发一份通告,说自己没问题,说你污蔑他。你能如何?你还能自己去调查不成。
反之,如果在官方部门强调了、回应了“没问题”之后,普通人还敢揪着不放。那对方会不会有事不知道,你肯定是没好果子吃了。这种案例,比比皆是。
逻辑是如此的顺理成章,只可惜,反过来却行不通。
普通人指责他们存在问题,而实际调查结果是没问题,那就是污蔑;
他们调查胡副省长的结果是没问题,几年后查出来问题很大,这却不算包庇。
所以有时候在他们这些破事里,百姓的眼睛再亮,也不如官场里的一记黑手来得有效。
这让我想起今天早些时候刷到的一条内容:9月19日早晨7点多,一篇歌颂贵州独山县书记“李景宽”的内容刚刚发布,仅仅两个小时10点后,当地省纪委官宣:李景宽被查。
多么讽刺的一幕!
权力对上权力才有胜算,普通人的监督,大多数时候说得难听点,对他们来说也就算个屁罢了。甚至别说监督、说坏话了,你还得反过来唱征服。
这件事的后半段也很有意思,该博主搜查相关信息后发现:至此,从2009年到2025年,16年时间里这个独山县的4任县委书记,全落马了。
很有意思的对照,如果这些手握公权力的人可以用手上的权力来遮挡自己犯下的罪行,那么他就可以进一步扩大,把这种遮掩变成赞美。如此宽松,自然很少能留下真正干净的家伙。
胡副省长一审的结果,没什么可意外的。这场戏换谁上台,剧情都大抵不变。真正值得意外的,是3年前周公子“反腐”,明明把胡副省长送到了翻涌的浪涛中,却为何还是让他安安全全的成功着了陆。
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