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友杂谈 > 正文

7号车间纪事:疼痛、对话与被修改的历史

作者: 毛继革  更新时间:2025-10-19 23:49:22  来源: 新时代横眉者  责任编辑:复兴网

  2025年10月8日周三(电子厂打工第四天)

  夜宵13元,清晨早饭3.5元。 这笔简单的饮食账,背后是多数打工人为了生存的节省。

  深夜食堂里,一位阿姨的话让我陷入沉思:“不要说立臻的坏话,它给了我们就业机会,给了我们饭吃;我是感谢立正的。” 这句话如此熟悉,它代表着一种普遍的、被内化的逻辑,将资本的雇佣关系,误解为一种施舍与恩典。

  这恰恰是意识形态成功运作的证明。它巧妙地将剥削关系颠倒为恩情关系,让被剥削者对其处境产生扭曲的认同。是我们劳工用双手和汗水为资本创造了财富,而资本返还给我们的,仅仅是维持我们继续劳动的、最低限度的生存资料。“给饭吃”的真相,是我们必须先被“吃饭”这个需求绑定在生产线之上。

  身体抗议了:肩膀酸死了,因为久坐腰也疼的要死。这些不仅是肌肉的疲劳,更是劳动异化在身体上的直接铭刻。我的身体在向我抗议,它告诉我,这种重复性的、高强度的劳动,正使它与我本身相疏离,成为一件疼痛的、为我所陌生的工具。唯一的慰藉就是休息时光我和成都小陈互相帮忙按摩肩颈腰背的片刻欢愉了。

  下半夜被调到46、47线支援,节奏稍缓,得以与身旁的河南老哥交谈。话题从“干多久了”、“小时工价多少”这些生存现状,自然而然地转向了更深层的地方。我从南街村的集体主义实践、胖东来“神”话背后的温情面纱、焦裕禄的精神,谈到红旗渠那一代人定胜天的集体意志。我们的话题,最终落在了对当下工作的不满和与毛主席时代的对比上。一开始,老叔和许多被主流叙事长期影响的人一样,持有一些模糊的观点:“教员也是犯过错的”,“没有他,中国的工业化会更快更好”,。这无疑是真相被系统性修改的鲜活例证。当一座象征着集体主义、自力更生精神的丰碑被张冠李戴,我们便能看到,众多事实如何被公知们纂改了的。

  以前的我可能会生气,但现在的我没有争论,而是摆事实,讲道理。我们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今天世界上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有没有被剥削压迫?美国还有没有贪官污吏,政商媾和?对比毛主席时代,那个追求“工人当家作主”、强调“为人民服务”、严惩贪腐的年代,答案在对比中逐渐清晰。我向他揭示了那个残忍的真相:历史往往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ZZ的底色,有时是残酷而黑暗的。我们所接受的许多“常识”,不过是经过精心筛选和修改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版本。

  老叔干活的手速还没我快,他说再干两三个月,就回家种那二十几亩地。在46、47线支援的这段时光,因这场触及灵魂的对话,而变得格外轻松且愉快。

  意识形态领域是一个战场。那位阿姨的维护,老叔最初的误解,都证明了旧的、服务于资本的意识形态仍然强大。而我的每一次对话,都是在进行一场微观的意识形态斗争,旨在夺回解释权,让工友们看清自身被剥削的处境(阶级处境),并理解这种处境并非天经地义,而是历史的、可以被改变的。

  打破信息的牢笼,从与身边的每一个工友交流开始。当我们开始交谈,开始追问,开始思考时,改变的种子便已悄然埋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