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中华民族复兴

为什么员工高薪高酬高福利不违背商业逻辑?

  近期,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接受人民日报专访,回应多个热点问题。其中有一个特别令人关注的点是,记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员工高薪酬高福利,是不是违反商业逻辑?

  很显然,按照资本经营的逻辑,老板办企业追求的不是盈利最大化吗?在劳动力商品化条件下,员工工资及福利待遇或人工费用,作为成本,难道不是越低越好?盈利最大化,成本最小化,从而让老板的利益不断增长,而尽量减少员工收入以降低成本不就是资本经营之道?

  因此,在世俗的观念看来,类似胖东来这种员工高薪酬高福利模式,是明显违背了商业逻辑。

  但是,当记者问“员工高薪酬、高福利模式,违反商业逻辑吗?”,于东来回答是:“我不这样认为。1999年,我挣了1700万元,年底就决定拿出50%分给员工。你对员工好,员工对顾客好,顾客对社会好,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企业也会向善向好发展。” “对‘人’的重视,是我们成功的关键。我和不少企业家是好朋友,平常会分享一些经营心得。他们的企业有些地方可能不成熟,我的性格也有点急,就来帮着调整。只有去尊重员工、成就团队,企业才能做得更长久。”在近二十年来,从50%到80%,再到95%的的收入分给员工,完成了由一个老板型企业到员工型企业的根本转变,完成了按资分配到按劳分配的根本性的转变,从而也完成了由资本型企业向工本型企业的转变。

  为什么在别人那里,员工的高薪酬高福利是违背商品逻辑的,而在于东来那里就不违背商业逻辑呢?

  上面于东来的回答给出了问题的答案:那就是于东来是一个人本企业家,而不是资本企业家;胖东来是一个工本型企业,而不是一个资本型企业。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的说明:“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的一种手段”。这里的共产主义,也就是恩格斯后来说的科学社会主义,亦即十月革命以来共产党人努力实践的社会主义。

  “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就是生产资料,“活劳动”就是就是工人。

  当社会生产方式把“活的劳动”——工人作为“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时,那么,采用这种生产方式的企业也就必然成为资本型企业,即成为资产者利用占有的生产资料不断吸取剩余劳动使资产不断增殖的资产实体型企业。在这里,生产的目的是追求不断增长的剩余价值,其手段就是把劳动者当作雇佣劳动者,当作工具人使用;这种企业的企业家,就是资本企业家,这样的企业当然就是资本化的企业。

  当社会生产方式表现出“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生产资料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的一种手段”时,在这里,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是生产目的,而生产资料只是实现这个生产目的的手段。这是一种什么生产方式呢?就是以人为本的生产方式,落实到企业,亦即以工为本的企业,即工本型企业。这种企业的企业家,就是人本企业家。

  如果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资为本的生产方式(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那么,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就是以工为本的生产方式。我们常说的以人为本,具体到生产过程中,这里的人就是工人。因此,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就是以工为本的生产方式。以人为本的生产方式与以资为本的生产方式,以资为本与以人为本的生产方式,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区别的根本所在。

  于东来说,我们的目的不是让企业做得多大,而是希望我们有更多的员工懂得好的理念,有健全的人格,懂得让自己生活得更加健康,更加轻松、更加美好,往这个方向走,我们就能活出更美好的状态(《胖东来向善而生》52页,木刀 著,台海出版社2024年1月出版)。

  “以人为本”可以常见于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常见于厂矿企业门面的标语牌上,但真正落实到实处的却不多。胖东来的以人为本,它是以员工为利润和收入创造的主体这一基本认识出发的。员工是创造利润和价值的关键,因此企业的第一要务是让员工满意。有了员工满意的收入状态,才能企业让顾客满意的服务状态,而有了顾客满意的服务状态,才有企业的利润较好状态。正是以这一基本认识出发,胖东来产生了一系列在世俗观念看来是违背逻辑的做法:胖东来经营超市,但却每周二闭店休息;即使是每年除夕到年初四这个做生意赚钱的黄金时间,胖东来也放假;与别的企业总想让员工多上班,多加班不同,胖东来却不准加班,是想方设法让员工多休假,员工每年的休假天数达到156天;而在薪资待遇方面,胖东来员工收入高于同行业2-3倍,即使是保洁员的工资也可以拿到7000-8000元。别的超市收银员要求站着,但胖东来的员工可以坐着;员工在没有顾客在的时候,甚至可以看新闻,聊天等等。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顾客是一个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据所在。只有顾客对商品和服务满意时,企业才能生存和持久地发展。因此,企业的基本目标是动态地反映和满足顾客需要。那如何才能使企业全体成员认识这一目标并把自己的努力与这一目标相结合呢?胖东来确立了把员工培养成品类和商品专家(工匠)的目标,形成了企业目标=员工目标总和的方程式。当一个企业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经济理念时,员工也就真正从雇佣劳动者转化为主体劳动者,他们必然有着作为生产主体的责任性和积极性,他们就会处于非常主动的工作状态。优越的薪酬待遇,愉快的工作过程,客观上促使每个员工积极向上,实现自己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而于东来提出的员工自主经营、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给予了员工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极大空间。当员工人人都朝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方向努力时,这个企业就会处于无敌状态。

  在采访中,当记者问及“面对当前的挑战,如何发挥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时,于东来说:“大家都希望能有真诚美好的发展环境,我们不能光是希望别人去干、国家去干,自己也要干。作为企业家,有能力为国家分忧是多好的一件事。发挥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就是一起推动社会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胖东来的实践为我们展示了另一种商业逻辑,那就是人本企业的经营逻辑,亦即工本生产方式的逻辑,或者说是人本企业家的逻辑!

  社会主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这人民为中心落实到企业制度上,不就是要建立以员工为中心、为顾客服务的企业制度吗?按劳分配,顾名思义,是劳动者的利益要求,属于劳动者的劳动所有权。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不就是要按照劳动贡献或责任结果来分蛋糕吗?

  员工高薪酬高福利,完全切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义,又有什么好奇怪呢?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