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砌成的丑恶:从鲁山雕塑看官场现形记
我总以为,这世间的事,大抵都脱不开一个“丑”字。譬如那雕塑,说是“牛郎织女”。可瞧那模样,却活脱脱是两个被世俗的脂粉涂抹得面目全非的泥胎,既无牛郎的朴实,更乏织女的灵秀。倒像是从哪家戏班子里偷出来的,又在泥水里滚了几遭,再用金钱的浆糊胡乱拼凑起来的怪物。然而,这丑,竟也值七百一十五万。这便不是寻常的丑了。这丑,是裹挟着权力的丑,是浸润着贪婪的丑,是能将人心肝都掏空的丑。
一、金玉其外,败絮其内:雕塑之丑与造价之惑平顶山鲁山县的“牛郎织女”雕塑,原价七百一十五万,如今核减至二百余万。这消息,于这炎炎夏日,倒也算得一剂清凉散。只是这散,服下之后,不知是清心明目,还是徒增胸臆间的郁结,更添呕吐的冲动。这丑,并非仅限于雕塑本身。更在于其背后那张贪婪的嘴脸,那双翻云覆雨的手。它们伸得何其长也,长到能将一座小县城的血汗,化作一堆荒唐的废物。牛郎织女,本是天上人间一段凄美的爱情传说,寄托着百姓对美好、纯粹情感的向往。如今,这般美好的意象,竟也成了某些人敛财的由头,成了他们分肥的道具。这岂不是将那牛郎织女的魂魄,也一并拿去做了祭品,供奉给那无底的欲壑?古人说,“一掷千金”,那是何等豪迈!可如今,我们见识的,却是“一掷七百万,造一堆丑”。这哪里是“金”,分明是愚蠢和腐朽铸成的铜臭。
二、雷声大雨点小:初次调查之敷衍当初,舆论喧嚣,沸反滔天。说是“高度重视,迅速成立联合调查组”。那时我便冷笑,这“高度重视”与“迅速成立”,究竟能生出个什么结果来?无非是一场遮羞的把戏。果不其然。彼时只闻“批评教育”与“诫勉谈话”之声,仿佛一场雷声大雨点小的戏码,草草收场。那些“负有领导责任”者,不过是受了些口头上的教训,写几篇“深刻检查”,便可继续高坐庙堂,俯视众生,仿佛什么也未发生过。至于那七百多万的去向,那丑陋的真相,似乎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被那无形的尘埃,或者说,是灰烬掩盖了。
三、旧事重提,迟来的“歉意”:舆论倒逼下的真相然而,这世间总有些不甘寂寞的。譬如那媒体,譬如那网民,他们总是不肯轻易放过那些“尘埃”。他们,许是这死水微澜中唯一还有些许生气的,虽然那生气也微弱得很。于是,两年之后,这旧事重提,又一次掀起波澜。这才有了今日的“再通报”,有了那“诚挚歉意”。这歉意,来得何其迟也!迟到令人作呕。两年光阴,足以让多少丑恶生根发芽,足以让多少罪孽深埋地下,发酵出更浓烈的恶臭。如今,当那腐朽的气味再次弥漫开来,才不得不“实事求是原则回应社会关切”。这“实事求是”,倒也成了某些人遮羞的布,只在遮不住的时候,才勉强拿出来用一用。可笑,可悲。
四、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处理结果之虚实细看这“再通报”,倒也有些新意。那七百多万的造价,终于被“核减”到二百余万。这中间的五百多万,究竟是凭空蒸发了,还是早已流入了某些私囊,如今才不得不吐出些许来?这“吐出”,怕也是千不愿万不愿。这“先建后招、围标串标、价格虚高”的字眼,更是触目惊心。这哪里是什么“项目建设”,分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饕餮盛宴”,一场你来我往的“分赃游戏”,一场赤裸裸的掠夺。至于那“处理结果”,更是令人玩味。那“免职”的,不过是换个地方继续做官;那“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判了三年缓刑,罚金二十万。这代价,与那五百多万的“虚高”相比,究竟是轻是重,怕是只有当事人自己心里有数——许是值得得很。而那“睿泽艺术(深圳)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工作人员,也分别被判了刑,罚了款。这倒像是那戏文里的“杀鸡儆猴”。只是这“鸡”究竟是哪只,这“猴”又能否真正被“儆”住,却也难说得很。恐怕,旧猴未去,新猴已来。
五、空头支票与深渊:永无止境的循环我总觉得,这世间的事,常常是如此。当那丑恶初现时,总有人出来遮掩,出来粉饰,出来轻描淡写。直到那丑恶膨胀到无法遮掩,直到那民怨沸腾到不可平息,才不得不撕开一道口子,露出些许真相。然而,这真相,往往也只是冰山一角,那更深更广的黑暗,却依然潜藏在水面之下,等待着下一次的爆发。它从不缺席。他们说,“以此为鉴,举一反三,抓好源头管理和日常监管,坚决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这话,听起来是何等堂皇!可我总疑心,这“鉴”究竟能“鉴”到几时?这“反”究竟能“反”出个什么新花样?这“源头管理”与“日常监管”,又能否真正管住那无孔不入的贪婪,能否真正监管住那无所不为的权力?痴人说梦!
尾声我只知道,这世间,总有那么些人,他们将那“牛郎织女”的传说,变成了“牛郎织女”的笑话;他们将那七百多万的民脂民膏,变成了七百多万的丑陋印记。而我们,这些看客,除了在茶余饭后发几句牢骚,除了在网上敲几行文字,又能做些什么呢?又能改变些什么呢?或许,我们能做的,也只有记住这丑,记住这荒诞,记住这迟来的“歉意”,记住这轻描淡写的“处理”。因为,唯有记住,才不会让这丑恶,在下一次的轮回中,再次以新的面目,吞噬我们的血汗,玷污我们的希望。鲁山县的“牛郎织女”雕塑,它不仅仅是一座雕塑,它是这时代的一面镜子,照出了某些人的丑陋,也照出了我们自身的无奈。而那“诚挚歉意”,那“深刻检查”,那“三年缓刑”,那“二十万罚金”,都不过是这镜子上的几道裂痕,虽然刺眼,却依然无法改变这镜子本身的底色——那令人窒息的黑暗。夜深了。我却睡不着。那丑陋的雕塑,那七百多万的数字,那迟来的通报,都在我眼前晃动。我只希望,这世间,能少些这样的“牛郎织女”,多些真正的牛郎织女。但愿如此。
然而,我并不抱什么希望。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