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事评析 > 舆论热点

势在必行

  毛主席说:许多事情都是这样,领导人一变,就都变了...

  此前,笔者在谈论共同富裕时,一直都是基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今天,笔者完全从另一个维度来探讨这一话题。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社会的正常发展,往往会面对两大敌人:财富集中和阶层固化。

  当这两种现象成为极端时,社会将失去所有的活力。

  财富集中导致的结果是:富人掌握着绝对的财富,但富人的数量极少,消费能力有限。他们再有钱,一天也只能吃三顿饭,睡一张床,并且大多数富人在国内挣钱去国外消费了。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穷人虽然有消费需求,但没有消费能力。这样一来,社会经济发展就会陷入停滞。

  阶层固化导致的结果是:出生在金字塔顶端的人,一出生就应有尽有,根本没有奋斗欲望,而底层的人升迁无望,奋斗也没有什么用。没有了奋斗的动力,整个社会就会躺平。

  简而言之,如果一个社会贫富悬殊和阶层固化到了极致,那经济发展的路也就走到了尽头。因为穷人太多,人人躺平,资本家的产品老百姓根本消费不起。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大萧条时期,工人完全失去消费能力,资本家的产品卖不出去,最后只能选择销毁。

  此前,笔者曾一再强调,前三十年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了完成国家工业基础建设的伟大成就。

  三十年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在国家工业体系的基础上,14亿人口的全供应链单一市场,让我国的工业具备了无与伦比的规模优势。

  当今,整个西方世界的人口,加起来不过11亿。

  这很重要,但还不够。

  目前,我国还有近6亿人口月收入不足1000元,近8亿人口脱贫不久,消费能力不足,对于中高端产品,他们根本无力消费。

  这就意味着,迄今为止,我国的市场规模发挥了还不到60%的价值。

  6亿人口,相当于6个日本市场;2个美国市场;7个德国市场;8个英国市场;

  当前,我国的经济要再进一步的话,只有两个选择:

  一是到国际上去找8个英国市场,或6个日本市场、7个德国市场、2个美国市场。但不管找哪一个国家的市场,都必须、且永远面对一系列的关税、政治、法律、壁垒、文化差异等问题。

  二是共同富裕,让14亿人民都具有对中高端产品的消费能力。

  哪一个更容易实现呢?

  要实现共同富裕,说难也难,说易也易。

  说难,难在人的自私性,富人不会把多余的钱分给穷人。

  说易,易在思想革命,就是什么样的企业或组织是受人尊重的?什么样的人或偶像是值得学习的?

  只要重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观,形成以为富不仁为耻、以为仁不富为荣的社会风尚,共同富裕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这样的价值观能不能重塑?

  这样的社会风尚能不能形成?

  答案都是肯定的。

  毕竟,一个人再有钱,也不过日食三餐饭、夜眠三尺床、死后三寸土;

  毕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毕竟,人之一生,或籍籍无名,或青史留名,或流芳百世,或遗臭万年。

  毕竟,我们追求的,不只是物质文明,还有精神文明,而决定我们行动的,恰恰是思想。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生而为人,谁不想载入史册、流芳百世呢?

  关键在于,必须整个社会自上而下全面崇尚之。

  重中之重:自上而下!

  当然,还有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一旦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将获得一个远超整个西方世界的庞大市场,中美博弈将不会有任何悬念,美元霸权将自动失效。

  只要我们实现了共同富裕,中华文明就会碾压西方文明,社会经济发展也会一往无前。

  可以说,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不二法门,更是我们重返世界之巅的胜利底牌。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