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是块有棱有角的石头”:毛主席在张铁生身上发现了什么精神?
李克勤(jixuie):张铁生作为主要股东的公司在十多年前上市的时候,曾经引发了广泛关注。最近看到毛远新的一篇文章《张铁生的答卷》,其中提到毛主席称张铁生“是块有棱有角的石头”,这让人想起1976年10月以后的一个说法,说的是谁谁培养“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学生,如何如何的。事实上,毛主席是说张铁生是一个敢于反潮流的革命小将。那正是1973年夏天召开的党的“十大”所提倡的反潮流精神。这种反潮流精神,与现在的企业家精神是有相通之处的。
所谓反潮流精神,就是“逆势之思,顺势之为”的精神。
逆势之思,意味着有勇气不随波逐流——在现代社会这就叫批判性思维;而顺势之为,是在逆势之思之后,有了超乎常人的思想觉悟,能看到潜在的市场发展趋势,具有远见卓识之后,敢于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也就是有了道器变通之根与基之后,敢于“化而裁之谓之变”——实践,如果能够带领一个团队一起实践,那就是“推而行之谓之通”——道器变通了。
这在毛泽东文化里,叫做异而优。就是敢于反潮流,敢于与众不同,并且坚信不疑,坚定不移推行。这样的人往往都是为人端正,绝不是那种随风倒的风派人物。
请注意,介绍张铁生的文字里有这样的说法:
【1983年公审时,张铁生拒不认罪,被判处17年有期徒刑。】
01
张铁生作为企业家的创业经历
张铁生服刑的时候,监狱还是过去比较文明的状态。
他先在朝阳石棉矿干矿工,半年后转卫生员,自学医,当上门诊医生。1989年转凌源监狱卫生所,继续干医务。整个牢里日子,他表现可以,1991年10月16日出狱,相当于提前释放。
出狱时他41岁,人生一半过去了。他的未婚妻董礼平等了他15年。
董礼平是张铁生铁岭农学院牧医系的同班同学,毕业后董礼平留校任教。
张铁生的人品肯定不错,否则有头脑的未婚妻不可能对他不离不弃,同时也说明他们当时都是思想觉悟很高的工农兵大学生——简单说就是属于会看人的人。
1991年11月4日未婚妻给他办生日会,12月22日他们在兴城天鹅饭店结婚。婚后,他想找工作,但因为那事儿太出名,到处被人议论。
1992年,通过董礼平的一个学生介绍,进了鞍山辽河一家饲料公司,当沈阳办公室主任。
干了几个月,他和伙伴凑20万办了一家饲料厂。他负责销售,厂子起步小,但慢慢占了沈阳市场份额大头。
1995年6月18日,他们的饲料厂并入沈阳比较知名的一家股份有限公司,他拿了10%股份。公司从饲料起步,逐步扩大。 这家股份公司是东北农牧业的大企业。
2001年8月15日,公司任命张铁生为集团执行总裁,管协调。
张铁生在企业也是从销售做起,一步一步成为总裁的。
请注意,张铁生的创业起步应该从监狱算起,那是人生的磨难,他经受了考验,他的未婚妻看得最清楚。
出狱后,他这样的人找工作不是很方便,自己创业比较合适,借助妻子的关系从自己比较有优势的产业进入工厂创业,逐渐发展起来,可以想象他敢想敢干敢闯敢创是他的风格——这是他内在的素质,外在的精神面貌的概括,对不对?
张铁生成为企业家不是偶然的。
后来公司成为上市公司后,张铁生因为年纪大了,退出了日常经营管理工作。
在张铁生做企业领导时,他的经营管理工作时卓有成效的,他的企业家素质,他的企业家精神都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示和发挥。
02
张铁生当年的“白卷”:是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
《人民日报》1973年8月10日头版发表《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同时配发编者按:七月十九日,《辽宁日报》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为题,刊登了一位下乡知识青年的信,并为此加了编者按。这封信提出了教育战线上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斗争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确实发人深思。
毛主席关于“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的指示,发表已经五年了。教育战线的斗、批、改,正在继续深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指示,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搞好无产阶级教育革命。
【济学评论:今天看来,张铁生这个典型,依然是发人深省的。中国的教育,在指导思想上该如何把握?这还是个真问题。】
03
张铁生的批判性思维及反潮流精神:哪里来的?
张铁生和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是经历过“革命大批判”的。
“遇事要问个为什么”,“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里的人和事”,“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此前全部人类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方面的全部优秀成果”,等等说法(理念),通过革命大批判的实践,在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心中扎下了根。这些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很强的。
后来成为创业型企业家的人,往往都是出自这批人。比较典型的就是以吴仁宝、王宏斌为代表的乡村红色企业家。
张铁生成为企业家,当然与他的批判性思维有关。当然他在“交白卷”——在考场上写那份“发人深省的答卷”时,就表现出大无畏的反潮流精神了。
他的思想与行为在当时就是“异而优”的。
【中国共产党是在反对右和“左”的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中,巩固和发展起来的。全党同志要有敢于反潮流的革命精神,坚持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的原则,要于正确区别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要培养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以保证党的事业永远沿着马克思主义路线前进。】 ——摘自《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八日通过)
李克勤后记:与具有反潮流精神的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有一种人就是奴才,奴才就是对奴隶生活津津乐道的人。
在中国就有洋奴——洋人的奴才。
在革命大批判时,曾经把洋奴哲学批得臭不可闻。
洋奴哲学,就是奴才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认为洋人什么都好,一切都以洋人的东西为标杆,洋人拉的屎都是香的。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