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青春

论计划经济(十)——计划经济动力来源篇(二)

  在当今信息社会以及未来的智能社会中,什么样的经济是符合人类发展的?笔者从人民大众的视角出发,跳出知识精英的条条框框,对计划经济进行一定深度的探索与研究,如有不到之处希望各位同志能够批评指正。(本文约3万字,陆续发表)

  有人可能还有疑问,通过计划经济来计划全国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这是多么庞大且复杂的工程啊,没有非常先进的计算机能行吗?实际上,完全不必要!再说,当今的超级电子计算机以及量子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的进步应该使得经济的发展变得越来越简单和高效才是,否则我们经济的发展方向就错了。

  计划经济因为没有商品,没有交易(买卖),没有竞争、没有信用、没有专利、没有成本、没有利润,一切都免费,去掉很多元素,这就变得极其简单了。一个国家的计划经济,恐怕都没有一个乡的市场经济复杂。

  只要是高度群体性的组织系统,从本质上来讲都是计划经济的原生或其衍生的载体,就比如蜜蜂、蚂蚁那样群体性的组织系统。

  虽然人类不一定能够理解它们组织系统方面的信息语言,但是它们的这种组织系统所展现的智慧却是相当惊人的。凡是真正的“大智慧”必定产生于不起眼的微小或平凡之中。可谓,大道至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智若愚。但问题是大多数人往往都意识不到自身那微小或平凡的组织系统所真正内涵的宏大或卓越的智慧性!为什么意识不到?因为社会的私有制在禁锢着人的思想,人的私有观念在制约着团队或集体的发展。不是人类在帮助世间万物打开自身智慧的密码,而是世间万物在帮助人类打开自身智慧的密码!是世间万物本身所蕴含的智慧在启发着人类的智慧!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同样人与自然之间也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对人类来讲,世间万物里任一“个体”或“团体”都值得我们好好尊重和学习。如果说“个体”有一定的偶然性,那么“团体”就有一定的必然性!具有必然性的“团体”就是一个天然的客观的组织系统,而不具有必然性的“团体”就是一个人造的主观的组织系统。不论其是何种组织系统,不论该组织系统的大小、强弱、优劣,也不论各个组织系统之间的信息语言壁垒,要建设好一个乃至多个的组织系统,就必然要遵循这些自然的客观规律或社会的文明法则。对经济的组织系统来讲,最理想的状况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计划经济所追求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不要说制造什么超级电子计算机或量子计算机等智能工具了,它们连人类最基本的劳动工具都制造不了。它们是怎么保证所有个体都有房子住,都有东西吃的呢?是怎么保证经济始终健康有序的呢?因为计划经济十分简单易行。它们虽然暂时无法实现或运用人类的智慧成果,但这并不妨碍它们自身组织系统的高效运转。如果它们搞市场经济,它们的脑瓜能行?就凭人的智慧,搞市场经济都不行,毛病百出,有的房子住不了,有的露宿街头,动不动就经济危机,倒闭破产不断等等。当然,市场经济也是社会生产力以及社会制度体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脱离了特定的历史阶段或历史条件去谈市场经济是片面的、静止的、孤立的。市场经济相对特定的历史阶段或历史条件来讲,尽管它是有利有弊的,但它总归是复杂、低效、内卷的。

  全国生产资料是不可能属于哪个个人或小团体所私有的,哪怕是官僚阶级也不可能完全独占,这是由私有制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私有制下是不存在计划经济的,所谓的“私有制的计划经济”,其本质上就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市场经济而已。实际上,马列主义说的计划经济,是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下,即全国的生产资料都归全国人民公有,全国人民就是全部生产资料的唯一主人,相当于的身份。全国人民既是主人,又是劳动者,自己在自己的工厂里和土地上劳动。一切权利都属于全国人民,无论是计划权,还是组织权、实践权、监督权、革命权。还要知道,现在的国有制不是公有制,它是私有制的国家形态。国企不是公有制企业,国企是赚钱的,是按照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来进行运转的。国有制是生产资料属于政府所有(即官僚所有),不属于全国人民公有。国有制是几千年前就存在的陈腐制度,古代封建社会的官地、盐铁业都是国有制。政府建立国有制的目的就是多赚钱,多获得社会财富。但是马克思不热别人的剩饭吃,他提倡的公有制和国有制完全不同。从上面列出的计划经济的几大项,既可以看出私有制和公有制的不同,也可以看出国有制和公有制的不同。许多人把凯恩斯主义误认为是计划经济,这是不对的。凯恩斯主义是政府插手的市场经济,其本质仍然是市场经济。因为它以私有制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目的,没有全国性的统一计划,没有劳动者管理权,所以它不是计划经济。

  有人质疑或批判计划经济,我不反对,这是言论自由,是民主权利。但是批判计划经济的时候,你起码得认识计划经济吧。指着老张骂老李,我就要打抱不平了。

  实际上我们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不存在私有制的计划经济,只存在私有制的市场经济。不存在公有制的市场经济,只存在公有制的计划经济。因为私有制的计划经济本质上就是私有制的市场经济!而公有制的市场经济本质上同样也是私有制的市场经济!

  有人说公有制计划经济里的人没有积极性,这完全是没有逻辑的谬论。此话的言外之意,就是私有制市场经济里的人有积极性。那么,私有制市场经济里哪些人有积极性呢?原来是那些私人老板等资本家们有积极性,是那些依附权力和资本的知识分子有积极性,尤其是那些决定社会规则的官僚资产阶级们更有积极性!这些少数人就是官僚精英、资本精英、知识精英,即权、钱、学所组成的剥削精英阶级!

  如果说因为经济的所有制是私有的,即生产资料为自己所有,为自己谋利,为自己干活,人才有积极性的话。那么,按照这些人的思路,私有制市场经济里,工人也不是给自己干活的,所赚的钱也很难分到一点,甚至被剥削、榨干了一切油水,生产资料更是与他们无缘,他们凭什么就有积极性?凭什么单说公有制里工人不是给自己干活的,不给自己谋利的,不直接占有生产资料的,就没有积极性?私有制里,消极怠工的、醉生梦死的,游手好闲的、颓废的、“三和大神”那样的人少吗?反倒是私有制才能使多数人懒惰。相反,公有制里工人管理工厂,参与决策,参与革新,而且产品属于自己,为自己劳动,才能更大激发人的积极性。比如大庆油田、鞍山钢铁、东方红拖拉机、解放汽车、红旗汽车、万吨远洋货轮、运十大飞机、两弹一星核潜艇、电子芯片、电子计算机、激光设备、大寨农业、红旗渠等遍布全国的不要工资并义务修建的数不清的水利工程……,怎么说计划经济就没有积极性呢?

  市场经济主张无组织地自由竞争,结果只能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最终大多数人得不到公平正义的保障,既没有真正的自由,也得不到真正的民主,其个体只会逐渐消融自身以及所属整体的文明智慧,并导致个体以及整体利益的最小化。计划经济主张有组织地公平竞赛,结果就是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和谐共处,最终大多数人能够得到公平正义的保障,并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与民主,其团队或集体能够凝结真正的文明智慧,并促进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事实上,真正的私有制市场经济里只有少数人有积极性,而真正的公有制计划经济里只有少数人有消极性(主要是没得机会对人民大众或集体大捞特捞)!

  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替代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作用的结果,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由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只有东方文明指导下的计划经济才是人类未来社会的经济法则,只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才是人类社会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蓝田书院经典传颂:你连什么是《计划经济》都没明白,就乱喷……

  2.刘光晨:计划经济就是最优的资源配置方式

  3.反者道之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世纪大搏杀尘埃落定

  4.计划经济乃未来趋势

  5.陈中华:论共产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张宏良:中国大妈与计划经济

  7.李甲才:新中国计划经济的“活字典”走了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