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友杂谈

阶级斗争的必要性

  现如今,在网上提不得阶级斗争,一提就有人群起而攻之,什么"极左"、"余孽"、"左棍"、"流毒"之类的帽子扣得山响。

  那些反对阶级斗争的人,如果仅仅是地富反坏右的后代和既得利益者还情有可原。因为地富反坏右的后代是阶级斗争的受害者,他们仇恨阶级斗争;既得利益者想维护既得利益的现状,他们害怕阶级斗争。

  悲哀的是,一些吃瓜群众也跟着起哄,他们对阶级斗争的理论一无所知,连阶级斗争理论的皮毛都没弄明白,就人云亦云反对阶级斗争,实在不应该。

  所谓阶级斗争,教科书上是这样讲的:

  阶级斗争源于不同阶级的经济地位和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体现。其核心是围绕社会价值资源的分配或再分配展开。阶级斗争的本质,是各阶级通过经济、法律、军事或政治手段重新调节利益关系。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的表现形式,包装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

  一切阶级斗争,都是在物质利益及经济利益互相对立和冲突的基础上发生的,归根到底也都是围绕着物质利益而进行的。剥削阶级总是要凭借其所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在生产体系中所处的支配地位,无偿占有被剥削阶级的剩余劳动,并为此而运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国家政权和其他上层建筑的力量,对被剥削阶级实行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而被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摆脱受剥削被压迫的地位,也必然要起来进行反对剥削者压迫者的斗争。

  马列主义指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和社会形态更替的杠杆,也是迫使统治阶级作某些让步的重要手段‌。

  从人类发展史来看,阶级斗争是社会进步的直接推动力,它既实现了代表更高生产力的阶级对社会的主导,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又通过斗争的方式促成了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革新,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时,阶段斗争还带来了社会中各种关系的改变,从而从社会关系提升的角度实现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比如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中,当旧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候,阶级斗争就发展为推翻旧制度的革命,通过改变旧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把社会推向前进。

  简而言之,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生产力就要起来斗争,以摆脱旧生产关系的桎梏。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的直接表现,是变更生产关系的直接力量。由于阶级斗争能变更生产关系,而变更后的生产关系更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所以阶级斗争既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也是促进经济繁荣的力量。

  试想:如果不是新生的地主阶级利用奴隶和奴隶主的阶级斗争,推翻了奴隶主阶级,会有封建社会的诞生吗?如果不是新生的资产阶级利用农民和地主的阶级斗争,推翻了地主阶级,会有资本主义社会诞生吗?如果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会有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吗?

  可以说,不是阶级斗争,我们至今还停留在奴隶社会;没有阶级斗争,社会就不会进步,经济就不会繁荣。

  总之,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本质现象,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的直接力量。因为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无阶级的社会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所以在实现共产主义之前,阶级斗争很有必要!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