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群众史观还是精英史观

1
什么叫史观,通俗地说,就是谁养活谁的问题。
«诗经»有云:"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司马迁作«史记»:"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国际歌»唱到:"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 ,让思想冲破牢笼。"
教员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2
人的思想,不被无产阶级的意识占领,必然被一切反动落后的意识占领,而人又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思想,唯一的来源,只能是社会实践,正是从这点出发,一切有志于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人们,投身无产阶级的事业,与群众相结合,便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这样的人,无疑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能够作出这样选择的思想基础,是你是否愿意站在大多数的人一边,站在大多数人的利益一边。
人的思想是有反复的。有些人,平时倒是一副掌握了真理的样子,而一旦个人受到了一点委屈,思想便有反复。这样的人,如果不与群众相结合,在群众那里接受教育,迟早会走向群众的对立面。
只有真正愿意站在大多数的人一边,站在大多数人的利益一边,才能经受得住考验,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3
文化自信的根基,是教员的思想,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因此,是有力量的,教员之前,是没有这个文化自信的,教员之后,精英阶层是丧失了这个文化自信的,所幸,在群众当中保留了下来。这就是美西方一直以来在我们这里进行"和平演变"、"颜色革命",而我们最终没有彻底步前苏联后尘的原因。因为群众不相信。
4
现在的问题在于,群众两不相信,既不相信现在,也不相信未来,这恐怕是当下很多问题的根本原因。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